在屋頂上種菜的人: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

我是桃園市人,接近蘆竹鄉,父祖世代做農,都是佃農,沒有自己的田,跟大地主租地,我爸爸、阿公都是佃農。從小我就對農業很有興趣,以前在家裡自己跑到屋頂,我爸爬不上去,只有小孩才爬得上去,我爸根本不曉得我在屋頂搞什麼,我在屋頂種菜。

暖化、暴雨衝擊產銷、溫帶水果失蹤?農試所所長林學詩盤點對策解方

氣候變遷加劇,未來農業生產陷入考驗,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林學詩表示,不斷升溫,首當其衝的是多年生溫帶果樹,平地葡萄、高山柿子、甜柿、梨、桃子及梅子等,恐將是受創最重的第一批水果。其次是亞熱帶果樹,柑橘類、柚子、龍眼與荔枝,以及茶樹。

外食族父母易踩3地雷 營養師授4招改善

現在外食族的家庭越來越多,許多的爸媽訂外送或給孩子零用錢買餐點,但又擔心外食無法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導致孩子的成長輸在起跑點,營養師分享外食族父母常踩的3點地雷,並可以從認識營養標示與標章、外食蔬菜不能少、與孩子一同點餐、週末一起玩轉親子料理,來從營養與外食取得平衡。

每年約1.3萬人死於肝病 營養師教護肝怎麼吃

依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慣性熬夜的朋友,營養師提醒,長時間高壓、喝酒、肥胖以及不良飲食習慣,以及不當的生活作息,都可能導致肝臟發炎,長期下來導致肝硬化。

對抗Omicron 營養師授「吃這些」增強免疫力

疫情期間除了勤洗手戴好口罩之外,營養師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也可以吃一些天然食物 ,來增加免疫力喔!不論是在疫情期間還是減脂期,多選用下述天然食材,對身體來說都是好的選擇!

「台灣藜」營養價值超高 膳食纖維是地瓜的7倍

全穀雜糧類食物,是人體攝取熱量重要的來源,也具有豐富營養價值。國健署指出,台灣藜(又稱紅藜、赤藜)可說是穀類中的紅寶石,能提供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其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含量近白米的2倍;膳食纖維含量是地瓜的7倍。

臺北市國高中下周演練遠距教學 農糧署啟動學校午餐食材調節

因應國內疫情升溫,避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快速擴散,臺北市政府今(22)日宣布臺北市公私立國中、高中職25日起至29日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學校實體課程暫停衝擊學校午餐食材供應,農糧署表示,將啟動學校午餐調節措施,透過批發市場優先拍賣、加強通路促銷等,保障農友收益,農民有午餐食材調節需求可洽農糧署各區分署。

雞蛋獎勵統計出爐423萬箱申請 規模較小且無爭議案件5月中旬前撥款

農委會2月8日推出的雞蛋生產獎勵申請至3月15日截止,負責收件登錄的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本周已將申請清冊送交農委會畜牧處,總計有423萬箱雞蛋申請獎勵,申請的蛋雞場有1,552場,畜牧處將做初步檢核,優先撥款給產蛋率70%左右且規模較小的申請者,資料沒問題的蛋農預計5月中旬前可拿到獎勵金。

只有鮮味沒有腥味 國內第一支大豆植物雞精 胺基酸含量匹敵傳統雞精

國內素食人口增加,對素食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但市面現有素雞精產品大多以菇類、中草藥製成,可發揮緩解疲勞功效的支鏈胺基酸成分很低,無法取代用雞隻做成的傳統雞精,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利用大豆富含蛋白質的特性,開發發酵技術製作「大豆植物雞精」,製成的大豆雞精支鏈胺基酸含量與傳統雞精相當,且富含天然鮮味與菇類香氣,口感如「香菇雞湯」,更勝傳統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