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蒜已採收完畢 農糧署強化進口大蒜產地鑑定確保農民權益

農糧署說明,本(110)年期大蒜已於4月中旬採收完畢,種植面積5,032公頃,較常年4,454公頃增加13%,評估整體產量49,421公噸,較常年41,568公噸增加19%。本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趨緩,國際航運受影響及目前國際蒜價(到岸價1,800-2,300美元/公噸)較常年(到岸價1,000-1,500美元/公噸)上漲7成。

APO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國際研討會5年合作有成 共同推動亞太地區農業永續

農委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連續第5年合作,於今(28)日在臺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文教會館舉辦「第5屆APO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國際研討會(ICBB)」,共計15個會員國共襄盛舉。針對農業微生物資材之行銷與商品化進行研討,完成從政策法規到商品普及,實現亞太地區安全農業的產業化。

豬隻死亡保險全面納保 國人食用豬肉安心沒煩惱

為因應本(110)年起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可能的衝擊,國產豬肉更應強化衛生安全與品質以提升競爭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本年5月1日起推動豬隻死亡保險全面納保,並提高保費補助與理賠額度,透過提高投保誘因,鼓勵豬農妥善處理死亡豬隻,讓全民食用豬肉更加安心與安全。

跨部會聯防荔枝椿象 減少作物受害 維護民眾安全

為強化荔枝椿象防治,農委會於今(27)日召開「110年農業區與非農業區荔枝椿象防治檢討會議」,提醒農友把握適期加強防治,減少農作物受害。相關部會也將持續進行非農業環境的荔枝椿象防治及宣導工作,以減少對民眾的騷擾。

牛結節疹疫苗注射進入最後階段 目前達成率約96%

牛結節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應變中心)表示,今(27)日各縣市牛結節疹疫苗注射再增10,954頭,總計完成注射 158,135頭,累積達成率約96%。

全國農業行政首長座談會移師高雄 齊心推動農業向前走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農業行政首長今天齊聚高雄,參加由農委會召開的全國農業行政首長座談會。積極推動農產業防疫紓困及振興措施、嚴阻非洲豬瘟疫情、完成農民退休儲金條例及農業保險法、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及同等性、農田水利會改革為公務機關、農產品初級加工制度、農業環境基本給付等,宣示新農業重要施政及未來展望,中央地方合作推動。

百年好「蛤」 國產優鱻 漁業署幫偏鄉學童午餐加「鱻」味

漁業署今(110)年度特別補助中華民國全國漁會免費提供四個產區縣市的偏鄉國中小學文蛤,以及全新開發的烏魚排,作為營養午餐加菜,除了讓學童更加認識家鄉所養殖的水產品,營養價值高的文蛤及烏魚,也幫學童健康加分,讓偏鄉學童能多品嚐家鄉自產的新鮮海味。

自開放含萊劑豬肉迄今 我國豬肉自給率穩健維繫在9成以上

110年1月1日起開放含萊劑豬肉迄今,味美質優的國產豬肉長期受國人喜愛,也感謝國人以行動支持在地生產的臺灣豬肉,近年來我國豬肉自給率均維持在90%左右,每年國人食用豬肉約90萬噸,其中約82萬由國內生產,其餘約8萬噸則由進口供應。

農委會再度重申:推動農業綠能 絕不影響農業生產及生態棲地環境

近來媒體報導「光電搶佔石虎棲地,恐砍樹阻斷石虎生態廊道」,甚至有「太陽能光電板破壞石虎、田鱉等瀕危物種棲地」等新聞出現,農委會再度重申,配合國家再生能源政策之推動,農業綠能發展一定是在不影響農漁民權益、農漁業發展及生態棲地環境的前提下,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為主軸,優先推動屋頂型畜電共生,再逐步發展地面型漁電共生,使農業與綠能共存共榮,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