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災損拍照佐證 現地照相APP精準定位地籍輔勘災

2022-04-29

臺灣每年汛期的颱風、豪雨總會造成農業不少災損,每當災情發生,農友可以拍照佐證申請現金救助,但因農地地景面貌雷同,常使得照片中所記錄下的田區無法辨別屬於何人所有。農委會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預計5月上線,導入即時動態定位(RTK)等技術,讓相片可精準定位地籍資料,同步上傳農糧署農作物天然災害救助系統,加速災損現地勘查。

 

現行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請領,需要各地公所人員現地勘查確認災損事實,但公所人力有限,當災害大範圍發生時,農民往往得「排隊」等現勘,未經勘查不敢啟動復耕,就怕領不到救助金;因此農委會近年鼓勵農友自行拍照存證,維護請領救助金權益。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由於鄉間農地景觀類似,農友提供照片雖記錄下災損實況,卻常常難以辨別是否確實是救助金申請者的土地,導致即使拍照也難以佐證,農委會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可以精準定位照片拍攝點位,後臺再連結全國地籍圖資料取得確切田區地籍,未來將推廣公所人員現勘及農民使用,加速勘災。目前現地照相APP正和Android、iOS兩大系統平臺申請上架,預計5月中可下載使用。

 

目前以智慧手機拍照的照片可留下GPS定位資訊,但GPS定位不夠精準,農民所在位置卻可能定位到隔壁田區,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蕭柊瓊指出,現地照相APP導入RTK技術校正GPS,可讓準確度達到1公尺以內;並透過智慧手機內建的電子羅盤確認方向、雙鏡頭計算距離,以此確認X、Y軸,取得精準點位。

 

另外,因應汛期到來,為了確保農產品穩定供應,農委會今年也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利用22處農民團體冷藏庫,將大宗蔬菜儲備量從4,000公噸增加到5,280公噸,包括甘藍(高麗菜)3,600公噸、結球白菜480公噸,以及洋蔥、蘿蔔、馬鈴薯等根莖類共1,200公噸;執行期間則由原5月至10月延長至4月至11月,發生風災豪雨時可機動釋出。

 

陳駿季表示,去年8月西南氣流豪雨釀災,農糧署即於8月10日至31日,釋出甘藍1,740公噸及結球白菜293公噸至台北果菜批發市場,有效穩定蔬菜價格。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傳媒)

  • APP
  • 現金救助
  • 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
  • 滾動式倉儲
  • R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