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法制化優勢 日本經驗:愛用國產食材、學校午餐剩食減量

2022-04-14

食農教育歷經九年努力,立法院最快明(15)日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正式將政策法制化,有法源依據、經費與人力,推動具有強制力也更有效果,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學校操作食農教育時可獲得經費支持,意義重大;彰化師範大學副教授曾宇良指出,日本有不錯的實施經驗可供參考,學校的教育固然是重點,社會人士的食農教育更是不可忽略。

 

日本是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2005年7月實施食育基本法,熟悉日本農業與食農教育的曾宇良指出,推動至今17年,日本獲得很好的成績,明顯提升消費者對國產食材的喜好程度,多買多用國產農漁畜產品,鼓勵生產者生產友善環境農產品的意願,已經執行5年的學童學習能力調查也顯示,食育對於提升學習能力有幫助,且學校營養午餐剩食也會減少很多。

 

曾宇良說,臺灣的食農教育法制化後,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成效雖然不易評估,但日本經驗是很好的參考指標。

 

國內食農教育的歷程,可從102年辦理產銷履歷教案徵選算起,但一直到政府105年推動「食安五環」、鼓勵學校營養午餐採用四章一Q食材,陸續啟動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後,食農教育才有比較明顯輪廓,原本立法院108年已初審通過食農教育法草案,但因立法委員改選,行政院110年重新送出食農教育法草案,預計今(111)年立法院三讀通過。

 

食農教育成就人格教育 感謝土地、農民、食物

翁章梁說,國內有不少學校是把學生體驗農務時種植的農產品,加入學校營養午餐,但若規劃將食農教育與學校午餐結合,實務上會涉及採購的困難,因為地方在地農產品項及數量,不一定能滿足學童營養午餐的需求,在期待學校午餐與在地農業結合前,必須先考量現實環境條件的限制。

 

日本的作法則很特別,翁章梁指出,日本的學校是讓小朋友從播種、種植、收成全程體驗一遍,再將收成農產品出售,所得做為班費使用,日本推動「食育基本法」多年,發現對於小朋友的「人格教育」,產生很好的效果,學童了解食物得來不易,通過各項大自然的挑戰,才有收成,因此感恩土地、感謝農民,並謝謝食物。

 

學者:國高中納入4小時環教課程  食農教育不再有斷層

曾宇良表示,國內過去推動的食農教育焦點都鎖定在學校,但學校提供的食農教育內容回家後並不一定可以落實,學生只有在體驗當下才有感受,無法延伸到家庭,因此未來推廣食農教育時有必要強化食農教育與社會大眾的關聯性,現在發現很可惜的斷層就出現在國高中,國小提供很多食農教育,但升上國中就忘了,高中觀念更是模糊。

 

曾宇良舉例,稻米與醬油是雲林縣西螺鎮的特產,西螺文昌國小的食農教育帶著小朋友種黑豆、釀醬油,畢業那年度就把自己釀成的醬油送到市場銷售,從種黑豆到加工釀製醬油再到銷售,產銷全程體驗,是很特殊的食農教育;有些學校會把食農教育放入校本課程,變成學校的傳統,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長期落實食農教育。再例如臺中市的安定國小,將英語課程與食農教育融合一起,這是將食農教育納入各科教學的案例。

 

臺灣有不少觀光工廠,不僅是國內旅遊的景點,其實也是食農教育的場域,曾宇良說,很少人注意到製作食品的觀光工廠也強調使用在地食材,只是沒有與食農教育連結起來,甚至觀光工廠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食農教育的一環,例如碾米觀光工廠,可以好好發揮相關題材,強化食農教育與社會大眾的關聯性。

 

食農教育法通過實施後,食農教育就有了法源依據,可以要求各級學校舉辦食農教育,曾宇良建議可在環教課程中納入食農教育,環境教育法規範高中以下學生,每年都要接受4小時的環教課程,若把食農納入4小時的環教課程,既不會增加學校負擔,學生又能取得環教認證時數,可讓更多學生響應,雖然1年4小時的時間很少,但如果都不做,食農在環境教育中的占比就是零,將食農納入環教的模式,對於從未推動過食農教育的學校而言,不失為可行的模式之一。

 

食物日好好做 不吝送贈品給優惠吸引消費者重視食農教育

曾宇良指出,農委會幾年前曾將每月15日訂為食物日,但很少人知道每月15日是食物日,相當可惜。日本推動食育基本法時,著重校園與家庭推廣,每年6月為食育月,每月19日為食育日,當天超市、量販店會舉辦吸睛的促銷活動,「消費者19日當天只要在有辦活動的店家購買在地食材,他們就會贈送很多東西,或是提供誘人的優惠,這樣才有辦法推廣成功,因為很有吸引力。」

 

同時,日本各地的農協推廣食農教育,並設有食育士制度,食育士派駐在超市裡與客戶互動,講解在地食材並介紹適合的料理方式,也是很有成效的食農教育,曾宇良認為,臺灣可以學習日本經驗,精進每月15日的食物日活動企畫。

(資料來源:農傳媒)

 

 

台灣鮮農 生鮮 農特產 農產品

  • 地產地銷
  • 食農教育法
  • 日本食育
  • 政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