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飯」較不易導致肥胖 農改場:消化慢易有飽足感

2022-04-05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指出,5歲以下的過胖兒童一半集中在亞洲,台灣則榮登亞洲最胖國家,特別是男性及兒童。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在臉書發文分享,研究顯示吃飯可以避免發胖,原因在於米飯消化較慢,會產生飽足感,搭配蔬菜等料理,慢食且營養均衡。

 

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從1993-1996年的33.2%及2005-2008年的43.5%,於2013-2016年維持在45.4%,2019年增加到48%。飯吃得少,卻越來越胖,代表吃飯並不會導致肥胖,而是其他的高熱量因素,例如甜食、紅肉、珍珠奶茶等高熱量食品。

 

研究指出,以米飯為主食可以減少肥胖。日本學者今井朋子教授分析人均食物與熱量、全球各國肥胖盛行率、人均糧食生產與消費等數據資料,比較132個國家飲食與肥胖、缺血性心臟病和健康生活型態之間的關聯性。

 

結果顯示,傳統以米飯為主飲食和肥胖呈負相關,和缺血性心臟病呈負相關,和健康生活型態為正相關。每人每天吃150公克米飯的國家,肥胖率顯著低於只吃14公克的國家,而且每人每天多吃50公克飯,全球肥胖盛行率可以減少1%。

 

然而,國人米食消費量逐年遞減,108年消費量每人僅剩45公斤,109年則剩44.1公斤。對此,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整理出吃飯不容易變胖的原因,鼓勵民眾多多吃飯,有以下幾點好處:

  1. 米飯是完整飯粒,消化較慢有飽足感。

  2. 吃飯配菜,慢食且營養均衡。

  3. 肥胖是因為其他食品太豐盛,如精緻食物、下午茶點心、紅肉等高熱量食品。

(資料來源: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台灣鮮農 生鮮 農特產 農產品

  • 心臟病
  • 熱量
  • 米飯
  • 健康飲食
  • 體重控制
  • 兒童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