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嘴饞」看出身體警訊!中醫提醒:缺少某些營養素
2022-02-23
嘴饞一定是肚子餓嗎?其實不一定,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在臉書粉專「樓中亮中醫博士」發文分享,嘴饞與人體的大腦神經有關,嘴饞可能是因為身體缺少某些營養素而發出的警訊,而想吃的食物不同,也代表著缺乏不同的養分。
樓中亮說明,嘴饞與大腦神經有關,身體缺少的營養素藉由大腦傳達求救訊息給接受食物的受器-嘴巴,渴望能夠補充身體不足的部分。可將想吃的食物分為5類:
►甜食
如果特別想吃甜食,代表身體的能量不足,每天維持新陳代謝或是工作都會消耗一定的能量,消耗能量太多身體太累就有可能特別想吃甜食。建議可以吃三明治搭配茶葉或水果、蔬菜沙拉,血糖才不會忽高忽低。
►肉類
想吃肉就說明體內缺泛氨酸等不足。建議可以吃豬、雞蛋、豬、紅、牛奶等來補充缺乏的鐵或氨基酸。
►冰塊
如果特別想嚼冰塊,表示可能患有缺鐵性貧血、子宮肌瘤、婦科腫瘤,有研究顯示,嚼冰塊能提升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精神活動和動作的靈敏度。不過吃冰會損傷我們的脾胃,建議吃紅莧菜、肉類、豬血、鴨血等,搭配維生素可鐵質更好吸收,像是芭樂、番茄、柑橘類等。
►炸物
想吃油炸食,表示身體脫水,體內的體液電解失衡,人體會想吃油炸的食物來讓身體重回正常。建議可以吃一些滋陰的食物如黑、白木耳、蓮子、橘子,緩解身體脫水。
►巧克力
若甜食中特別想吃巧克力,表示缺乏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6和B12;維生素B族能幫助人體進行新陳代謝,一旦缺乏,人容易感到疲倦、情緒低落,巧克力可以通過放血清素讓人感知快樂。建議可以用菠菜、紫菜、少量堅果代替巧克力。
樓中亮指出,特殊狀況是有時大腦會將口渴和肌肉的訊號混淆,其實是想喝水卻讓我們誤以為是嘴饞,雖然說吃東西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快樂製造的來源,但是太貪吃是一個不正常的狀況,也可能傷害脾胃功能。若真的嘴饞了,可以選擇小袋包裝的食品,讓自己有吃到就好,或是先喝水,待20分鐘後若不餓的話,表示你是「假飢餓」,不是真的餓了。
(資料來源:樓中亮中醫博士)
- 大腦
- 營養素
- 嘴饞
- 假性飢餓